廢棄醫療物資的回收處理
固廢行業稱醫療垃圾是醫療廢物(醫廢)。2003年出臺過《醫療廢物管理條例》、《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》,后來醫廢就按照這兩部法律處理。至于2003年之前如何處理,暫不研究。
每次用完的一次性防護服,醫用口罩都是經過怎樣的處理過程?不管是就醫問診,還是看望病人,只要在醫療中使用過的口罩,都是直接投進醫用廢棄物質垃圾袋中,國內對醫用垃圾有著極嚴格的處理程序,各科室將口罩經過處理后,分別裝入專用容器中,在診療新型冠裝肺炎確診或疑似病人中產生的廢氣口罩,均按照醫療廢物進行醫用處理,并用專車運到醫廢處置機構,經過高溫蒸汽,化學消毒,微波消毒后,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中填埋,或進入生活垃圾焚燒廠中進行下步處置。
醫療廢物由轉運人員身穿防護服,把醫療廢物從病區拎出,放到轉運車上,噴灑消毒液。投入熱解氣化爐的投料系統,進入投料鈄,通過提升吊機投入熱解氣化爐內。進入焚燒爐后,醫療廢物質經過1000+℃的高溫處理后,再焚燒16h,達到無害化處理。每臺轉運車都裝有GPS定位系統,實時跟蹤,運輸路線規劃在遠離人員密集場所。
編輯:T